首页 > 滚动 > 正文

【独家焦点】【建投新能源】浅析锂产业链现状及价格风险管理

2023-01-06 21:08:21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3年1月6日


【资料图】

正文

一、锂行业概况

锂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矿端开采、中游锂盐提炼及下游终端应用。上游锂资源来自盐湖卤水(60%)和锂矿石(40%),固体锂矿主要分为锂辉石和锂云母两大类。中游主要是将固体锂矿石或者含锂盐湖卤水中提取形成的基础锂化工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得到锂化工产品。其中,碳酸锂在中游冶炼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制备其它高品质锂产品最基础的锂盐,由此生产得到的电解液是制备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下游产品用途方面,近几年随着3C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行业占比超过74%、已经成为锂盐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

二、经营风险敞口分析

2.1 锂矿

供求结构:2021年锂矿产量约10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55%)、智利(24%)、中国(13%)以及阿根廷(6%)。从锂资源储量和产量情况来看,随着锂资源的持续开发,锂资源储量将继续上升,且矿端企业扩产计划较活跃。然而疫情及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澳矿产量不及预期,叠加外投资受限等因素导致供给不足。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有较大的需求缺口,锂资源供需结构偏紧,锂产业链价格上行压力从需求端传导至原材料供应端,预计矿端价格将保持强劲。

行业集中度:锂矿行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4为79%,CR8为93%,属于极高(I型)寡占行业。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约为2108/10000,属于高寡占II型市场。因此锂矿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中前四厂商占据了行业近80%产出,包括Talison Lithium(38%)、Reed Industrial Minerals(17%)、Pilbara Minerals(14%)与Allkem(10%)等。

定价方式:锂矿行业企业销售锂精矿时交易价格多以国际市场定价作为标准价商品价格,参考标准价格来自Fastmarkets、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和亚洲金属网价格等。企业大多以一季度至半年为频率进行价格调节。价格调节频率与矿山投产规划周期不匹配,当锂精矿价格波动时锂矿行业企业难以及时调节产量,利润影响加剧。

风险敞口:目前锂精矿价格涨速迅猛且居高不下,总体锂矿企业单吨盈利大幅提升,毛利率维持高位,其中Allkem高达78.63%、Pilbara达68.03%、融捷股份(002192)为28.01%。风险价格风险管理方面,大多矿端企业规避价格波动的传统手段包括降低运营成本以维持利润水平,同时增强下游供应链稳定性以持续实现产品销售等,对期货市场参与度较低,碳酸锂价格一旦趋势性下跌上游端企业面临利润被大幅度侵蚀的风险。

2.2 碳酸锂

供求结构:碳酸锂生产原料中锂精矿于成本结构中占比最高。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碳酸锂价格与锂精矿的历史价格走势呈现同向变动。矿端刚性短缺且供应上升缓慢,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对原材料需求较大,供求错配推动价格走强。

行业集中度:碳酸锂行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4为54.77%,CR8为73.64%,属于中上型寡占行业。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约为1007/10000,属于低寡占II型市场。碳酸锂行业属于寡占市场,排名前四的厂商产出超过全行业50%,包括赣锋锂业(002460)(18.8%)、融捷股份(18.44%)、天齐锂业(002466)(9.16%)和盛新锂能(002240)(8.38%)等。

风险敞口:1)碳酸锂生产对锂资源的依附性较强,锂精矿的价格波动对锂电材料业务具有较大影响。2)企业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以上,受库存周期影响,企业锂精矿成本变化相对产品售价变化可能存在时滞,存在毛利率下降风险。3)碳酸锂企业面临碳酸锂售价的波动风险。针对碳酸锂产品进行毛利率敏感性分析可得产品中碳酸锂单位售价变化对效益产生影响较大。

传统价格风险管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锂矿资源布局,即主要通过上游供应链纵向管理得以最小化原材料价格风险。在锂矿资源比较有限的条件下,下游企业获取锂矿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供应链整合以及直接购买。供应链整合主要采用纵向并购的方式,通过收购、入股和投资矿端企业以获得矿的所有权、使用权或长期销售协议等方式获得稳定的锂矿供应。

2.3 电解液

供求结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快速上升,2021年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并保持高增长趋势,约为346.53亿元,同比上升355%。

行业集中度:电解液行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4为45.52%,CR8为65.80%,属于中下型寡占行业。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约为971/10000,属于竞争I型市场。指标说明电解液行业介于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间,行业中四家大规模厂商占据了整个行业近50%产出,包括天赐材料(002709)(22.57%)、新宙邦(300037)(8.41%)、江苏国泰(002091)(7.93%)、赛纬电子(6.61%)等。行业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竞争程度较高,新企业进入行业壁垒较低。

风险敞口:电解液行业企业成本端占比最高,锂盐成本约为45%。大多公司基于“以销定产”为主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需求预计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由于锂电产业爆发式增长,电解液公司业绩亮眼、行业资金注入增大、新建产能陆续投产,未来电解液市场竞争将加剧。原材料涨价及供应链稳定性,都对电解液企业成本控制及价格传导能力提出挑战。

传统价格风险管理:在价格风险管理方面,公司主要通过完成在溶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在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亦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公司通过与行业重点客户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巩固和拓展现有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2.4 动力电池

供求结构:截止2022年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46GWh,同比增长74.7%,预计2022年全年动力电池产量达到近530GWh。我国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258.5GWh,同比增长67.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59.1GWh,占比61.5%;三元锂电池装车量99.0GWh,占比38.5%。

行业集中度:动力电池行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4为70.40%,CR8为92.30%,属于II型高度寡占行业。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约为3095/10000,属于高寡占I型市场。指标说明动力电池行业属于较高程度的垄断市场,行业龙头厂商占据了行业近3/4产出,包括宁德时代(300750)(52.1%)、比亚迪(002594)(16.2%)、中创新航(5.9%)等。近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前五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从 2018年的68%升至2021年的84.3%。

风险敞口:动力电池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发展,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巨大,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动力电池行业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整体呈收紧趋势。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公司与客户商定的销售价格调整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实时抵消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冲击。

传统价格风险管理:动力电池行业企业目前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价格管理:对内建立价格追踪系统、通过提前采购等措施保障原材料供应及控制采购成本,对外取签署长协订单、投资合作、回收利用、自行开采等措施保障供应链安全并一定程度传导原材料涨价压力。

2.5 新能源汽车

供求结构: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及配套设施普及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电动化率为13.4%。

市场集中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绝对集中度指标CR4为33.08%,CR8为45.82%,属于V型低寡占行业,指标接近竞争性市场。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约为378/10000,属于竞争II型市场。指标说明新能源汽车行业接近于竞争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程度较高,其中比亚迪占比13.4%、特斯拉占比10.06%、上汽占比5.62%。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新企业进入行业壁垒极低。

风险敞口: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核心组件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在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中电池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近40%。由于上游价格压力叠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即将到期,数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宣布上调价格。在国内排名前十新能源行业企业中仅吉利汽车暂未进行价格调整,其余车企均对部分/全线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2900-20000元不等的价格上调。从汽车产品特征看,汽车需求弹性较大,频繁价格波动会影响需求,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三、总结

锂产业链中定价方式以“成本+供求”为核心,供求主要受到包括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支持政策及下游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影响。目前锂行业企业主要通过向上整合供应链同时向下稳定销售进行价格风险管理。该方法可有效平滑价格波动,但是其存在一系列缺点。1)资本占用成本大,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挑战。2)以锂矿为代表的上游行业投产周期长,价格风险管理不够灵活。

建议锂产业链企业可选用期货或者期权等套期保值工具,通过买入、卖出相应商品期货合约规避碳酸锂价格波动所致企业经营风险。1)期货使用保证金交易,资金需求较小,减轻企业压力。2)期货交易灵活,对价格变化形成及时反馈。3)套期保值工具可以平滑毛利率与股价波动,协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

分析师:江露

期货投资咨询号:Z0012916

标签: 价格风险 风险敞口 赫希曼指数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