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适时行动保供稳价熨平猪周期

2022-12-22 08:47:50来源:证券时报  


(资料图片)

刚“退烧”不久的生猪价格近期又“跌跌不休”。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最新生猪价格相较10月份的高位已下跌逾三成。相隔不过两月,“二师兄”就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除了消费偏弱,前期非理性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的余波仍在助推猪价回落。

10月中旬前后,生猪价格接近峰值水平。猪价之所以如此迅速上涨,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养殖户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行为。这批“积压”的肥猪出栏延后,造成前期猪价大涨,在近期集中出栏又造成猪价大跌。除此之外,年末也是养殖企业的集中出栏期,两相叠加,市场上的生猪供给增加,猪价应声下跌。

对于那些非理性的市场情绪和扰动,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始终密切关注,呼吁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并适时出手干预,通过投放储备肉、约谈相关养殖屠宰企业、严查哄抬物价等举措,确保猪肉这一重要民生商品的供给总体稳定。

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是为了维护正常运转秩序,从而让“无形之手”市场更好发挥作用。长远来看,熨平猪价波动仍然需要行业持续努力,通过扩大可控、可预期的产能供给,保障价格的平稳运行。

供给是影响猪价变动最主要的因素,不过当前猪肉消费偏弱,需求不足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期猪价下跌。一方面,此前南方气温偏高,致使今年的腌腊肉灌香肠活动有所推迟,随着寒潮的到来,这部分猪肉需求将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社会经济生活逐步恢复常态,但要修复过往三年的“疤痕”,仍需时日。

目前恢复和扩大消费内需的政策优先级持续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扩内需顶层设计出炉,各部委配套措施加快落地实施,各地方也在持续密集派发年末消费券“红包”,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密集发力,大众乐观预期增加,消费即有望迎来扩张。

王锦程

标签: 恢复常态 社会经济 一定程度上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